
這應該是我接觸咖啡多年,最推薦的一台咖啡機了!
認識我的朋友,應該都有喝過我的咖啡,或是跟我聊過咖啡(如果沒有,那我們該彼此互相檢討了^-^)。
其實我一直想要好好寫一篇有關"咖啡如何好喝"的文章跟大家分享。
不知道有沒有人像我一樣,常常咖啡過量,為此我還常常被貼心的Ying"體醒",如果說到喝咖啡,我自己都認為"有點誇張",當然這點不要跟我學習。
我常將我的咖啡生活分為幾類:烘焙咖啡豆、研磨咖啡豆、萃取咖啡(煮咖啡)、品嘗咖啡、缺咖啡因五大類,至於前三大類我就先不提,不然又要長篇大論,沒完沒了。
即溶咖啡就不說了,因為縱使缺乏咖啡因,我也沒辦法飢不擇食(即溶咖啡對不起囉~),題外話,當我缺咖啡因時,超商的55元咖啡真的是救命良藥。除此之外,我還是建議大家,自己煮咖啡,以下內容,是我多年經驗,跟大家簡短分享。
為了幫翔翔蒐集憤怒鳥,這陣子應該是我跟Ying喝過"7牌咖啡"最多的時候了~
咖啡要好喝其實是有方法的,我常講"訣竅沒有,只有新鮮",新鮮的一般等級咖啡豆,絕對勝過飄洋過海來的上等貨。咖啡豆有一個特性~新鮮~,咖啡生豆一經烘焙後,約14天內是最好喝的黃金時期,隨著時間的流逝,咖啡豆中的芳香物質也會隨著二氧化碳的排放,連帶離開咖啡豆,取而代之,就是一點一滴的水汽與空氣中的雜味,關於這點,任憑是再好的保存方式、多麼精密的容器也無法阻止芳香精靈的離去。
也因此,我常說"咖啡豆的新鮮"勝過一切!這也是我常強調的"新鮮烘焙"。順帶一提,咖啡豆的保存,一定要以"整顆咖啡豆"方式保存,千萬不要想偷懶,事前請咖啡供應商先幫您磨好(當然,您若是只是缺乏咖啡因,那就不說),通常,咖啡豆一經研磨,咖啡的香味約5秒鐘就結束,所以一定要堅持,現煮現磨。
至於影響咖啡好喝與否,很重要的一個因素~萃取~我下次有機會再說,不過我要強調的一點,再高品質的咖啡豆,只要加上糖與奶製品,最後就會變成同一種味道~甜甜的咖啡奶!也因此,我建議當拿到一杯黑咖啡時,一定要先仔細聞一聞,再小口入嘴,仔細感受舌尖美妙微酸所帶來的甜美滋味,或是舌根濃郁苦感所留下的甘醇回憶,若有需要再依此加入些許的糖或奶製品。
一定有人會立刻想到,那我要去哪找到"新鮮的咖啡豆",為此,很多饕客尋遍大街小巷,就是想找到傳說中的"新鮮烘焙咖啡豆",甚至花下大筆鈔票,買進各式各樣的烘焙機,在家自己DIY了起來。不過絕大部分都會搞到灰頭土臉,無疾而終,甚至有時烘了一大堆豆子,卻懶得煮,最後只好送人當禮物,自己跑去超商喝。
結果我跟Ying喝了快2個月的"7牌咖啡",只蒐集到4支不一樣的~
這麼多年來,我一直想像,假若我能在家想喝咖啡時,輕輕鬆鬆的放入咖啡生豆,然後輕輕按一下鍵,翹著二郎腿,新鮮烘焙好的咖啡自動送上門,那該多好,我不用再囤積烘焙豆、不用再懶得煮咖啡、不用再洗機器,可能連老婆都不用娶了^-^(Ying:Aaron你在說什麼!怒~~)。
我很少推薦商品,但這台DAINICHI生豆烘焙咖啡機應該是自從Ying外,我最推薦的(好像有語病?),當然前提是"愛喝單品咖啡"~不是加入打發奶泡的Latte或是Cappuccino喔。
現代人真幸福,日本廠商已經研發出了這樣的機器,而且是成熟的第二代,整台機器不鏽鋼材質、完全日本製造、繁體中文介面操作,應該連翔翔訓練一下都會使用(這樣形容夠簡單了吧!),我算過,若是要在家配一組設備~咖啡烘焙機+磨豆機+咖啡萃取器材(如塞風或手沖壺、摩卡壺),總金額應該差不多就這樣,重點是這機器所萃取出的咖啡,我幫他打上95分以上的高分(其他5分是因為少了過程中的成就感)。
生豆直接倒入即可。
類似FR+,熱風式烘焙。
日本機器標示都會特別清楚(高溫注意!)
全繁體中文介面。
一次烘焙、萃取,約5杯量,
謝謝大家。